先前的文章篇幅中,與大家介紹了光線的運用與顏色的搭配,以及鏡頭焦段的差異。這篇則是以攝影器材為切入角度,並以傳統與數位的差異,來分析拍攝楓葉時所需注意的重點,除此之外,筆者也特別加強測光與曝光的使用重點,請跟著筆者繼續看下去,就知道該如何善用你手上的器材拍攝楓葉了。

傳統與數位器材的注意事項

雖然數位相機非常方便,能在拍攝後進行調整,但正因如此,也養成拍攝者在拍攝過程中,對於曝光控制顯得比較隨意。但是事實上,不管數位,還是底片,只有獲得正確曝光的影像,在後期進行處理(後製時)才能獲得較理想的效果。如果拍攝當下的曝光控制過於草率,尤其是嚴重曝光過度的作品,易喪失該有的色階與細節,不管後製技巧如何出色,也很難補救。最後,這些過曝照片頂多轉為單色作為處理,再豔麗的紅楓也失去了特色。相對的,欠曝(過暗)的作品一樣喪失暗部細節。

該如何避免這些情況發生?拍攝前事先開啟相機的「高光優先」以及「過曝警告」,拍攝完立即放大檢視,並由直方圖來察覺畫面的亮暗情形,而非僅由LCD簡單看看照片是否過暗/亮等問題。為了讓照片完整曝光,適時使用漸層鏡,或是黑卡控制畫面曝光也是必要的。

如果相機未開啟高光警告,照片拍完LCD上檢視會如上圖。如果開啟高光警告與暗部警告,檢視照片時請參考此連結內的示範照片。將會顯示過曝與欠曝的範圍。
▲如果相機未開啟高光警告,照片拍完LCD上檢視會如上圖。如果開啟高光警告與暗部警告,檢視照片時請參考此連結內的示範照片。將會顯示過曝與欠曝的範圍。

 

GB色階直方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曝光度(亮度)直方圖▲當直方圖呈現如上圖左右兩側均有突然高起的峰值,就代表照片如圖一,會有高光溢出與按不出現全黑無細節的部份。 RGB色階直方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GB色階直方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曝光度(亮度)直方圖▲當直方圖呈現如上圖左右兩側均有突然高起的峰值,就代表照片如圖一,會有高光溢出與按不出現全黑無細節的部份。 曝光度(亮度)直方圖
當直方圖呈現如上圖左右兩側均有突然高起的峰值,就代表照片如圖一,會有高光溢出與按不出現全黑無細節的部份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使用底片相機時,底片的調性是影響畫面色彩的關鍵,除了顏色外,不同底片的對比反差也有差異。事前可先做足功課,根據不同品牌型號的特性,選擇適合、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底片,也是此趟拍攝紅楓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。比如說,有些品牌的底片容易突顯紅色調性,而有些容易捕捉鮮明綠色,事前對底片有徹底的了解,在創作當下的色彩掌握也比較能得心應手。而數位相機拍攝的RAW檔,透過軟體執行圖像處理,可以很方便地按照屬性與創作在電腦裡進行調整,修改白平衡可以改變影像調性、色階和色彩飽和度的調整,也能得到比較滿意的作品。RAW檔的調控是數位攝影創作裡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,了解影像特性,而後面對RAW檔影像的處理,就像選擇底片後如何拍攝與沖洗一樣重要。

對於底片的調性如果您不甚熟悉,以下資料連結提供您參考 :

楓紅 季節:拍楓葉 技巧總整理《下》 

測光系統並非萬靈丹

拍攝楓葉的時候,如果曝光過度,會出現飽和度降低、楓葉本身階調層次欠缺。在一般順光或側光情況下,並不需要特別的曝光補償,只需要專注於畫面的構圖,是否有達到腦中欲呈現的意境,以及景深控制與畫面顏色搭配即可。但是逆光的時候,因為動態範圍過大,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,對暗部與亮部進行必要的曝光補償。

有一點請朋友們特別注意,如果您是從紅葉的樹幹,由下往上仰拍楓葉,大部分相機的權衡測光都以畫面中間作為加權,畫面中心部位的亮度,直接影響測光進而影響曝光,需要特別注意。建議可以改用手動曝光模式,先決定光圈後,測得主體楓葉的曝光值,而不依靠相機的自動模式。如此一來還可以在構圖時做些調整,不受相機的誤判影響曝光值。

楓紅 季節:拍楓葉 技巧總整理《下》 

楓紅 季節:拍楓葉 技巧總整理《下》

 

(下一頁還有片幅大小,對拍攝楓葉的影響哦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