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訪世界各地,並在旅途中拍下動人的風景照當作回憶,是許多旅遊攝影者的夢想與目標;本名張逸帆的「動感小帆」,正是一位旅遊攝影愛好者,他用照片來訴說不同文化風俗民情,與旅途中與陌生人間發生的故事。談起這段愛上旅遊攝影的插曲,就必須從他在北京的時日開始說起…

幾年前逸帆還在北京工作時,就時常利用週末假日或是工作閒暇,搭火車沿著鐵路前往西安、 長城等地,進行一至二日的短程旅行。逸帆在出發前會先將行李大致準備好,到了週五下班,同事們休假回家時,他就一個人往火車站走去。有時還因遇到交通誤點,週一時就乾脆就直接提著行李去公司上班,同事們看到此光景後,就知道他又去旅行了,可見逸帆對旅行多麼的執著與熱愛。

在北京工作的期間,逸帆造訪了中國19個省份另包括韓國,也逐漸迷上一個人旅行的感覺,所以就開始著手計劃長途旅行,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構想。在北京工作一段時日,也存夠了旅費後,他就返回故鄉台灣,與家人商討有關長途旅遊計畫的事情。回台灣時逸帆也沒有停下腳步,馬上與好友相約一同騎著單車環島11天,也算是實現心中一個小小的夢想,而在環島的過程中,對於前往其他國家旅行的決心,也更加堅定了。

斯里蘭卡Matara,慶典熱鬧的寺廟裡,一群孩子們在一旁玩耍,而我忍不住拿著相機加入他們。
▲斯里蘭卡Matara,慶典熱鬧的寺廟裡,一群孩子們在一旁玩耍,而我忍不住拿著相機加入他們。

 

旅程的足跡

在一次機緣中,逸帆得到了一次前往紐西蘭農莊打工的機會,而這正好是他感到興趣的工作,於是就再度離開台灣前往紐西蘭。到了紐西蘭後,就在南島的一個農莊落腳,開始「半工半玩」的生活。逸帆工作的農莊主要是種植櫻桃,所以不僅學習到種植農作物的方法與技能,更重要的是,對原本只是平凡上班族的逸帆來說,能徹底體驗、學習不同文化的生活經驗,對他來說更顯難得與珍貴。

在農莊打工的生活非常愜意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這段「樂活」的經歷深深影響了逸帆的創作之路。他說在農莊打工的時候,遇到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背包客,也是來邊旅行邊打工的。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國家,常常會分享、介紹自己國家好玩跟好吃的,也互相邀請對方,還要做免費的嚮導。在紐西蘭的日子雖然沒賺到很多錢,但從外國友人口中聽聞許多異國風光與風土民情,也加深了逸帆對異國旅行的嚮往。

在紐西蘭待了九個月後,逸帆便起身前往東南亞,足跡遍佈泰國、寮國、越南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六國,隨後前往印度、尼泊爾,花了將近五個月的時間才結束這趟長途旅行。歸國後沒多久,又再度前往新疆、西藏、印度、阿曼與斯里蘭卡,四個月的旅程也讓他身心靈都滿載而歸。另外逸帆也表示,他工作主要是為了存旅費,所以當旅費存夠了之後,就會馬上辭職,趟上獨自一人的旅行,這也是他嚮往自由與無拘無束生活的具體行動。

南印度Kochi的Kathakali傳統舞蹈,在表演前的一個小時即可入場,表演者會在台上化妝供觀眾拍照。
▲南印度Kochi的Kathakali傳統舞蹈,在表演前的一個小時即可入場,表演者會在台上化妝供觀眾拍照。

 

影像創作的歷程

其實逸帆並非一開始就對攝影相當有興趣,在北京工作時買了一台隨身數位相機Minnolta DiMAGE Xi,用來記錄旅行時的所見所聞,拍了一段時日後便對攝影開始有了興趣。因為想讓自己能拍的更好,所以就開始上網搜尋一些攝影網站,觀摩他人的攝影作品,並獵取與攝影有關的攝影常識。

後來在某知名攝影網站上,看到許多旅遊攝影玩家拍的作品,讓他感到驚豔不已,尤其是數位單眼相機淺景深效果與鮮豔的顏色,更是深深吸引他,於是就有了鑽研攝影的念頭。逸帆笑稱:「當初真的以為買了數位單眼相機,就可以把照片拍好」,於是他就在網路二手市場中購得一台狀況良好的Nikon D70,與一支原廠28-105mm鏡頭,就這樣一機一鏡開始了攝影自學之路。

逸帆剛開始並不是很清楚鏡頭焦段、攝影模式的意義與使用方法,所以一拿起相機就開始拍照了,「因為不懂攝影,所以用了半年的全自動模式來拍」,他帶著自嘲的語氣笑說:「後來比較熟練後,也開始用起情境模式了」。逸帆就這樣拍了一陣子,發覺自己並沒有真正運用到單眼相機的全部功能,實在有點可惜,於是就去買了一本DSLR攝影入門書,才算正式開始用心自學攝影技術。

南印度Kochi的Kathakali傳統舞蹈,在表演前的一個小時即可入場,表演者會在台上化妝供觀眾拍照。
▲南印度Kochi的Kathakali傳統舞蹈,在表演前的一個小時即可入場,表演者會在台上化妝供觀眾拍照。

 

器材不是一切

對許多攝影玩家來說,器材的選擇在創作中,可能佔了很大部分,但是對逸帆來說,攝影器材只是他創作的媒介,並非最重要的部份。他表示,他的第一支鏡頭-也就是Nikon 28-105mm,因為使用於Nikon D70,所以廣角端必需進行視角換算,也就是28mm乘上1.5倍後,成了全片幅42mm鏡頭視角,不算是一支真正的廣角鏡,但儘管如此,逸帆還是能用它來拍風景、大景。

之後逸帆將陪伴他多年的Nikon D70讓給堂姊使用,自己又去拍賣網站買了一台Nikon D200,但自己身邊並沒有留下鏡頭。他總是在旅行前自網路購入萬元以下的二手鏡頭,然後回國後再以二手價賣出,或是跟親朋好友相借鏡頭,因為他認為不同品牌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,其實並沒有相差太多,加上自己本身沒有收藏鏡頭的喜好,才會有「出國買鏡頭,回國賣鏡頭」的習慣。

談到現任愛機Nikon D200,逸帆說D200雖然不是最新的機種,但已相當符合他目前的攝影需求,他也認為D200除了高畫素以外,跟過去使用的D70並無太大差異。筆者問起旅行時經常攜帶哪些器材時,他表示自己從不攜帶三腳架,也不會背太多鏡頭與攝影器材出門,一方面是減輕重量與肩膀負荷,另一方面是因為長途旅行時不適合帶太多器材在身上。

印度Jaisalmer,在城堡門外的婦人正拉起頭巾來遮掩太陽光線。
▲印度Jaisalmer,在城堡門外的婦人正拉起頭巾來遮掩太陽光線。

 

用心與當地人互動

在中國與紐西蘭的日子,逸帆攝影時主要還是以隨拍為主,風景、人文什麼都拍,而之後的印度之行,才是真正啟發他拍攝人文議題的關鍵。逸帆表示,第一次到印度旅行,總共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,從孟買開始一直往北旅行,並走遍大部份的北印度,最後自加爾各答離開。「世界上國家這麼多,覺得有來過印度即可,何況停留了兩個多月……所以我當初並沒有考慮,會再來印度旅行,更何況印度真的很髒」,他笑稱:「但後來發現印度人真的很友善,而且很喜歡被拍照」。

在印度時,逸帆常常前往舊城區閒晃,因為舊城區裡有很多傳統市集,在那裡可以發堀出不少有趣的風俗民情。他常常用英文跟傳統市集裡的老闆聊天話家常,也藉機學了幾句基本的印度話,沒想到簡單幾句印度如「早安午安」「你好」、「謝謝」,竟然讓當地人相當驚奇,也許是聽到一個「黃種人」觀光客,口中說出自己國家的母語而覺得相當有趣,「這就好像你聽到一個老外講台語,雖然不是很標準,但你會覺得很好玩很有趣,怎麼一個外國人會講台語」他振奮的說「這是一樣的道理」,而這也成了逸帆與當地人溝通的重要橋樑之一。

印度Jodhpur城堡下的村子,少女把家中的山羊抓了出來,硬要與羊兒一起拍張照片。
▲印度Jodhpur城堡下的村子,少女把家中的山羊抓了出來,硬要與羊兒一起拍張照片。

印度公車景觀,印度人人有練過,請各位勿模仿學習。
▲印度公車景觀,印度人人有練過,請各位勿模仿學習。

印度Puskar,慶典過後,色彩豐富的印度人們正在享受著餐點。
▲印度Puskar,慶典過後,色彩豐富的印度人們正在享受著餐點。

 

動感小帆簡歷

本名張逸帆,喜歡辭職後獨自一人長途旅行,並在旅程中用相機紀錄旅行時的點滴,深入當地民間,探索人文景觀是他的最愛。期待旅途中的未知驚喜,你將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。

旅行經歷:

  • 2004年24歲來到中國北京從事手機測試工程師兩年多,並在工作期間旅行中國19個省份另包括韓國
  • 2006年北京工作辭職回台後,即單車環島11天 (1211公里)
  • 2006年環島回來即前往紐西蘭打工渡假共九個月
  • 2007年離開紐西蘭,旅行東亞南六國(泰國、寮國、越南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)和南亞(印度及尼泊爾)五個月
  • 2008年新疆、西藏、印度、阿曼、斯里蘭卡共四個月
  • 現於Dcview攝影網站擔任活動企劃

 

相關文章

旅行時不可不知道的事:拍照要給錢嗎?

旅行時不可不知道的事:七招構圖法則簡單就上手

0.2秒對焦速度 RICOH CX5 正式發佈

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 雜誌NO.37


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